分類
心理諮商 心靈保健室

我不是天生愛生氣,我只是太習慣用生氣保護我自己

關鍵字

情緒管理、易怒心理、防衛機制、心理療癒、衝突處理、自我保護、情緒覺察

目錄

🌿 小豪的故事:怒氣背後的求救

小豪剛進監所時,像顆火藥桶,動不動就爆炸。
有人聲音大,他罵回去;有人臉色冷淡,他馬上反擊。

有次,他憤憤地說:「老師,我不是故意找碴,是他們看不起我!」

聊著聊著,他才低聲說出心裡話。
從小,小豪就被家人嘲笑沒出息、被同學欺負。
久了,他學會了:「只要我比別人兇,他們就不敢欺負我。」

於是,怒氣成了他的盔甲。
而盔甲下,其實藏著一個害怕再次被傷害的小男孩。


🌿 怒氣,真的是壞脾氣嗎?

當你看到一個人愛發火,不妨問問自己:

「他是不是受過傷?」
「他是不是害怕被看不起?」

許多人的怒氣,都是從傷害長出來的。
像小豪童年的冷嘲熱諷,或是在職場上被羞辱、生活裡被忽略,
那些沒有出口的委屈,最後只好用生氣來表達。

心理學說,怒氣是防衛機制。
它擋住了傷害,卻也擋住了理解。

真正需要的,不是壓抑怒氣,
而是看見怒氣背後,那個喊著「我怕再被傷害」的自己。


🌿 面對易怒的人,我們可以這樣做

 先接住情緒,別急著滅火

人在氣頭上,講道理沒用。
你可以試著說:

「我看得出來你很不爽,被這樣對待真的很不舒服吧?」

「你是想讓他們知道,你不是好欺負的吧?」

被理解,能讓怒氣慢慢降溫。


等冷靜後,引導他看見真正的心情

情緒退潮時,輕輕問:

「你是氣對方,還是怕自己被看不起?」
「你想證明的是兇悍,還是真正的價值?」

這樣他才會發現:
怒氣只是工具,不是全部的我。


教他換方式守護自己

真正厲害的人,不是最兇的那個,
而是能用冷靜穩住局面的人。

可以試著練習:

  • 設立界線:「這樣的話讓我不舒服,請換種方式說。」
  • 適時離開:「我不想跟你吵,我們各自冷靜一下。」
  • 問自己:「這件事真的值得我這麼生氣嗎?」

這些,比怒吼更有力量。


🌿 面對情緒升溫時的自我提醒

當你發現自己又快撐不住時,可以在心裡問自己三件事:

① 我現在是在保護自己,還是在重複過去的防衛反應?
② 除了生氣,我還有沒有其他表達方式?
③ 我真正需要的,是安全感、尊重,還是被理解?

這些問題,能幫助你慢慢走出「只能用怒氣撐住自己」的老習慣。


🌿 放下怒氣的盔甲,找到真正的力量

有人說:「我不是愛生氣,只是沒人教我怎麼面對傷。」
也有人用怒氣推開了痛苦,卻不小心推走了幸福。

後來,小豪學會放下怒吼,改用行動證明自己。
他說:「原來我不用兇,也可以站得穩。」

願我們都能看懂,
怒氣不是壞脾氣,而是求救的語言;
而真正的強大,
是不用再用生氣保護自己,也能被好好看見。

「溫柔不是示弱,冷靜才是真正的氣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