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心靈保健室 秉祐日常

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

我只抽一半

某位戒癮班成員表示自己現在菸沒辦法抽完一根,只抽一半,另一半會給別人抽,聽到他這麼說,我好奇的問他,為什麼你可以只抽一半,而不會自然地把一根菸抽完,你是怎麼做到的?

多數成員不明白為什麼我這麼問,不就是抽一半給人嗎?有學員急著幫他說明,老師,就抽一半給人阿,似乎暗示我為什麼位這麼奇怪的問題。

我接下去再問,那獨處的時候你也如此嗎?他回答,我會整根菸抽完。

我再問,那為什麼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只抽一半呢?

為何獨處時做不到?

你可以說他那時沒打算只抽一半,所以把菸抽完,但,對於要戒菸的人來說,不就是要時刻減少嗎?何況他自己也說,現在沒辦法吸完一根,所以不會把菸抽完,那怎麼解釋他獨處時,不會只抽一半?習氣可以解釋這個現象,也就是說,當他跟他人在一起時,注意力有放在當下,覺察到自己在抽菸,但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,很容想東想西,心不在當下,便很容易不知不覺的把菸抽完了。

改變不只靠動機

許多人都說改變要有決心,這話沒錯,但以上面的例子來看,你應該可以知道改變還需要自我覺察,覺察自己正在做什麼,若你根本心不在焉,那習慣\習氣就會自動接管,若過去的習慣再次悄悄出現影響你,這是很可怕的事,但就只是因果的展現而已,讓過去的習氣影響下在。符合「三世因果經」提到的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

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

若你要改因果,那現在就要有知有覺的選擇不同的方向走,以戒菸來說,刻意的覺察自己,便有機會選擇放下手中的煙,不論你是正在抽、抽一半、還是快抽完,當你覺察正在抽菸後,任何時機點都做選擇,可以放下菸不抽,又或是繼續抽。你自己可以決定抽菸這個習氣要改變還是繼續下去,不是嘛?寫這篇感悟,並非我就已經脫離習氣,而是我深刻的體悟到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,雖然我不菸不酒,但我還是有其他不好的習氣,例如貪嗔癡慢疑等五毒,也不時會影響我,我也需要持續保持覺察才能脫離不良習氣。感恩慈悲的地藏王菩薩開示。

分類
八字學理 八字案例 名人八字解析

八字教養:如果你的孩子是比爾蓋茲

比爾蓋茲曾經蟬聯14年的世界首富,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的驕傲,然而蓋茲七歲就開始讀百科全書,12歲跟父母衝突到需要全家去找心理專業諮商,所以他不是普通的孩子,你知道該如何教導這樣的孩子嗎?

分類
心靈保健室 秉祐日常

金剛經 體悟-大乘正宗

佛告須菩提: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─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;若有色、若無色;若有想、若無想;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

分類
OH卡 秉祐日常

走出與走入框架

地點:高雄易學佛堂 (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F)

時間:2023/10/7 下午1~3點

主題:OH卡小團體活動-自我探索

帶領人:秉祐老師

同一張卡

今天的團體難得有一對夫妻一起參加,今天的活動是自我探索,目的是從不同視角來看自己,透過這個操作,察覺到最本質的自我,進而成長突破。在活動中,除了師兄姐的驚奇之外,更讓我感嘆的是佛菩薩的指引,因為,這對夫妻倆竟然同時抽出同一張卡片,在OH卡活動中,很容易看到不同人抽出同一張卡片,但這個狀況大都是不同階段抽到的。而今天的狀況是同時抽到的,而這個階段要抽的牌代表是「他人期望的自己」。

不同解釋

更有趣的是,對同一張圖片的解釋,先生與太太的解釋截然相反,先生表示自己過去較像脫韁的野馬,有時會忽略家人,曾經想要放下家人行天命,但是菩薩要他對家人負起責任,所以這個卡片是菩薩提醒自己要走入框架,記得自己對家人的責任;而太太對圖卡的解釋是,菩薩提示自己要勇敢的走出框架,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。多麼神奇地與感動的一刻,感謝佛菩薩加持,讓師兄姐在活動中都更能看見彼此,理解彼此,讓家庭和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