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心靈保健室 放鬆技巧 正念與瑜珈 神經回饋

與心靈對話:如何在靜心中擁抱干擾

靜心是科學的

最近有許多師兄姊預約腦波檢測,這是一個像量測心跳一樣的儀器可以收集腦波數據,用來判斷當下專注或放鬆的狀態,可以看到靜坐時是不是真的有靜心的效果。

靜心時的挑戰

常見的靜心困擾是雜念
例如
時間怎麼過這麼慢?
想到什麼事情還沒做
身體的痠痛麻癢
甚至是過往的負面記憶與情緒
這時就很容易中斷靜坐
該怎麼辦呢?

面對接受處理放下

聖嚴法師的心法: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、放下也能用在靜坐上

  1. 面對:靜坐時會注意到許多刺激,例如外在的聲音,鐘錶的嘀嗒聲、或是內在想的想法,身體的感受。
  2. 接受:有些刺激是我們不喜歡的,請不要抗拒這些刺激,而是接納它們的存在。
  3. 處理:所謂的處理,是處理自己不耐煩的心,因為刺激會如海浪一樣持續往返,中斷平靜的感受,然而你不須跟這些雜念干擾計較,可以選擇專注在呼吸上。
  4. 放下:雜念總會自然的淡去,也許很快,也許需要一會兒才能沉澱下來,不再擔心雜念會再出現,或是,何時可以再度感受到平靜。

靜心不一定要靜坐

保持活在當下覺知,以及開放接納的心態,行住坐臥都可以靜心,甚至是跑步,有興趣研究靜心的朋友,秉祐老師推薦這本書”跑步之心:同時鍛鍊身與心的禪跑”,作者是薩姜.米龐仁波切。

靜心是可以科學訓練的

歡迎預約秉祐老師的公益服務。秉祐老師會跟你一起找出無法靜心的原因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