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問題前你該做的事

20200708_052547580_iOS

一位因為販毒以及吸食毒品,被判十多年刑期的受刑人頓悟了~他悟到什麼了?一起來看看吧!

從習慣說起

提到國外的心理學大師,佛洛伊德,然而台灣也有一位心理學大師,名為柯永河,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,可以說是台灣臨床心理學的開山始祖之一,當年攻讀碩士時有幸能見到柯教授本人,當時柯教授已經退休,仍持續指導學生論文,至今已93歲了,柯教授的著作甚多,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名為【習慣心理學】系列書籍,當時心想,習慣,這我知道阿,就是行為重複出現後就會成為習慣,以為就是一種刺激反應的行為改變技術的延伸罷了~現在回頭看,果然當年真的太淺了~

羅馬不是一天造成,也不是一天毀滅

關於習慣的養成,訪間已經有許多書籍論述,甚至討論要多久時間才會變成習慣,7天、21天、49天等等都有,總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習慣建立,改變習慣也需要時間,所以要戒癮、減重、戒菸、戒糖等等,背後都是習慣在影響,但許多人都等不及習慣改變,而是想要用快速的方法來產生效果,例如睡不好想到的不是靜心,而是吃安眠藥;想減重想到的是吃減肥藥,甚至是安非他命(減少食慾)。

透過外力改變習慣可行嗎?

在獄中的戒癮團體受刑人,刑期超過十年的成員,一開始上課,大都會信誓旦旦地說自己以後出去會不會再用毒品,他認為自己已經長時間沒有使用毒品了,所以出獄後會戒掉,但實際上出獄後再度使用毒品的比率之高,是超過五成的。一般來說,生理成癮後,若是不再使用毒品,戒斷症狀是非常非常難熬的,若能熬過兩周的時間,海洛英的戒斷症狀就會消失,不使用毒品,身體已經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了。更何況入獄多年的受刑人,早就沒有生理的癮,那為什麼出獄後再使用毒品的比例那麼高呢?

改變僅靠動機與意志力?

有人會說,那是他不想改變才會在出獄後使用毒品,這個結論會一竿子打翻一條船,舉例來說,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肥胖對身體不好,但不也偶而會吃垃圾食物,這是說你不想維持身體健康嗎?這時會有另一個觀點出現,出獄後重複吸毒那是因為沒有意志力,持續朝戒毒的方向前進確實可以稱為一種意志力,不過意志力不是全有全無的概念,那是一種會受到內外在因素影響而的變動狀態,會有強弱的變化,例如,在獄中,生活作息正常,隔絕外在誘惑,與出獄後相較,意志力當然較不容易受到外在誘惑考驗,反而讓受刑人高估自己的戒癮信心。

改變是痛苦的

改變習慣是要付出代價的,改變對大腦來說就是壓力,因為改變的過程需重新改變大腦迴路,會增加大腦的負擔,直到大腦重新適應,所以不論是戒菸、減重、戒酒、戒糖、戒毒、戒手機、戒沉迷小說…..等等,一開始改變的痛苦程度是最大的,而這個痛苦剛好又與人性中的趨樂避苦衝突,所以大腦一但感受到壓力或不舒服就會自然地想要讓自己舒服,去回想過去舒服的經驗,若是過去靠吃感受到舒服那就更想吃東西,若是靠吸海洛英感到舒服那就更想吸食海洛英,若是靠喝酒感到舒服那就更想來一杯,若是靠抽菸感到放鬆那就想立馬來一根菸,所以你就知道接下來為何麼人會合理化自己的破戒行為,安慰自己:「這是最後一次了」,我的老天鵝阿~改變真的好難。

解決問題前須先解決情緒

一位超過十年刑期受刑人的領悟

在最後一堂戒癮課程,我請學員分享自己的人生目標與自己的學習,多數成員都寫到未來出獄後,要把握時間孝順父母,過平凡的生活,在分享學習時,有一位成員說到,自己學習到要解決問題之前要先解決情緒,讓我深受震動,他開悟了,他領悟的不只是如何戒癮而以,他理解在戒癮過程中,會帶來痛苦,而對治的方式就是放鬆,讓痛苦降低,痛苦降低自然就不容易被過去慣性帶走,例如酒癮者透過靜心冥想,減少想要立刻來一杯酒來緩解不適的衝動;他進一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,當壓力事件來臨,不是先去解決壓力事件才能讓自己放鬆,而是先讓自己放鬆平靜,冷靜思考後再來解決問題,若能靜心,便能避開因為一時情緒失控而鑄下大錯。

靜心是人生必學的功課

靜心的方式百百種,但不能依靠外力靜心,要靠自己來靜心,養成每天維持靜心的習慣,哈,又是習慣,是的,又回到改變的議題上,老師,每天靜坐半小時太難了啦,是阿~真的不容易,那靜心一分鐘如何?靜心三十秒如何?善巧地降低自己的心理門檻,只要開始進行你就有可能靜心一分鐘、兩分鐘,而當你習慣每天靜心一分鐘、兩分鐘,你就越有機會做到每天靜心三分鐘、五分鐘,如此一來養成靜心的習慣就會成自然,一起來靜心吧!

想要改變嗎?歡迎找秉祐老師聊聊~

秉祐_人間淨土心理老師
[緣起聖嚴上人]
一位專業臨床心理師在浮沉二三十年後,受到聖嚴老和尚[人間淨土]的感召而靈識覺醒,發心走入人群,跟更多仍在迷失茫然的你結緣,覺醒你的靈魂走進人間淨土!

臉書:秉祐老師-人間淨土-臨床心理師
https://reurl.cc/eX22zL

個人網站:面對 接受 處理 放下
https://www.fadl.us/

@現職:(可來預約諮詢)
屏東榮民總醫院龍泉分院精神科
就診流程,請至門診讓醫師看診,再請醫師轉介心理師安排心理諮商
@發心:公益服務(隨緣佈施)
台北易學佛堂(週日)
高雄易學佛堂(週六)
👉預約服務
台北:https://is.gd/vgeC5y
高雄:https://is.gd/F8sFqx
[金剛經的領悟]
諸法如筏_慈悲.玆心非心的渡人善法!
在十多年心理諮商輔導臨床經驗中,終於參悟身心靈,再結合易經太極.陰陽五行.因果靈修和八字星座。
深入靈識來剖析性格,了解自己,醒悟因果,進而透過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等學習成長,徹底改變厄運開創新人生。
[專長]
@個別婚姻,親子,同性,憂鬱等心理諮詢治療。
@正念減壓,戒癮,減重,創傷催眠等心理治療。
@兒童人際互動與專注力訓練。
@星座&八字性格解析,靈修因果前世覺醒。
[經歷]
@救國團幼獅張老師,屏東監獄性侵害及戒毒班團體帶領人。
@社區家暴團體帶領人,屏東基督教醫院臨床心理師。
@屏東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創會理事長。
[發心服務]
公益義工個人不收紅包,饋贈,餐宴,免掛號或自費,但勿起貪念.請多多行善佈施!
@台北易學佛堂02-2314.5216/
0903-787376
請線上預約
https://is.gd/vgeC5y
@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5樓之1室(天成商業大樓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@高雄易學佛堂
07-201.0116 /
0936-377931
請線上預約
https://is.gd/F8sFqx
@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

本文給您什麼啟發呢?可以找秉祐老師聊聊喔!
Facebook
Picture of 秉祐
秉祐

我是秉祐,是專業心理師,也精通命理與占卜。我的修行源自於二十多年前一次神聖的相遇,當年在獅頭山普獻法師的引薦下,幸與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互動,深刻體會到法師們慈悲和智慧。讓我在歸師地藏王菩薩後,啟發我的修行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