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點:高雄易學佛堂
時間:9/2下午3~5點
主題:冥想練習之身體掃描
帶領人:秉祐老師
師姐提到前天瑜珈課程施力不當,所以擔心今天的身體掃描會不舒服,卻沒想到開始進行後卻發現原本的痠痛不見了,後來隨著身體掃描的部位逐漸進入到原本酸痛的部位時,所有的不舒服就回來了。因為不舒服所以心裡一直跟這些不舒服的部位,嘗試用零極限的祈禱文「對不起、請原諒我、謝謝你、我愛你」來嘗試緩解。為什麼不痛變成痛呢?這是怎麼回事呢?
冥想的「止」與「觀」
師姐一開始的舒服感受,是因為關注的部位是舒服的,沒有受傷的地方,一般身體掃描都會從腳開始,當全心感受腳的感覺,若這個位置沒有不舒服,那當然可以感受到這個部位的輕鬆,也代表師姐的專注力集中,是冥想中「止」優秀表現,並「觀」察到這個部位的自在舒適。然而當掃描的部位進入到身體的發炎區域時,因為此處受傷,所以自然會感受到疼痛,而全心的關注當然會更明顯。這就是冥想要鍛鍊的好時機。
觀痛苦?
冥想要練習的正好是這樣的經驗,對疼痛的反應,是想要趕他走,還是能夠以陪伴與關懷的態度面對,觀自在並非是選擇性的觀,只觀舒服,不觀痛苦,這樣依舊在習氣中,趨樂避苦而以,不是冥想。而是觀察時的態度,以慈悲接納的態度觀,這個經驗不是言語能陳述的,只有你自己實證親驗才能體會到觀自在。這不是容易的事,所以要經常練習。在內觀中心也會使用身體掃描來練習,但不能躺下練習,每次經靜坐五十分鐘左右,靜坐到最後五分鐘,開始度日如年,因為雙腳痛麻到不行了,而這個時候就是考驗「觀」的態度了。
放下的練習
冥想是放下的練習,世人常勸受苦者要放下,然而放下不是靠嘴巴說說,若你無法親証,無法實證,不願嘗試觀察痛苦,接納痛苦,改變對痛苦的態度,只是一昧的要別人放下,………..恩,妳知道我的意思的。科學研究已證實,冥想可以緩解痛苦,幫助癌末病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道理就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