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的由來?

時間

天干地支的由來,源自於中國古代的自然觀察和哲學思考,是古人為了紀錄時間、觀測天象與分類事物而創造的一套紀錄系統。天干地支結合起來形成六十甲子的週期,是東亞文化中重要的曆法基礎。以下是其由來的詳細說明:


天干的由來

天干包括十個字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天干主要起源於自然界的觀察和陰陽五行學說。

  • 自然對應
    天干可能最早與天象有關,代表著一年中的不同階段或能量的變化。古人以「甲」為起始,象徵草木萌芽,後續的干則依自然循環延續。

  • 陰陽與五行
    天干分為陰陽兩類:

    • 陽干: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。
    • 陰干: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。
      每一個天干也對應五行:
    • 木:甲(陽木)、乙(陰木)。
    • 火:丙(陽火)、丁(陰火)。
    • 土:戊(陽土)、己(陰土)。
    • 金:庚(陽金)、辛(陰金)。
    • 水:壬(陽水)、癸(陰水)。

地支的由來

地支共有十二個字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它們起初與地理空間和時間段有關。

  • 方位與時間
    地支被用來標記時間(十二時辰)和方位:

    • 子:夜間 11 點至凌晨 1 點(北方)。
    • 午:中午 11 點至下午 1 點(南方)。
    • 其餘支類推。
  • 與動物的聯繫
    地支後來被附以十二生肖的象徵,如子鼠、丑牛等,用於更形象地表示時間與性格特質。

  • 與五行的關係
    地支也與五行結合:

    • 木:寅、卯。
    • 火:巳、午。
    • 土:辰、戌、丑、未。
    • 金:申、酉。
    • 水:子、亥。

天干地支的結合

  • 六十甲子週期
    天干十個,地支十二個,兩者循環相配形成六十個組合,稱為「六十甲子」。陽天干配陽地支,陰天干配陰地支,例如,第一個是甲子,第二個是乙丑,依此類推,直到癸亥結束,然後重新開始。

  • 紀錄用途

    • 用於紀年:中國歷史上以六十甲子紀年,如唐代某年為「甲子年」。
    • 用於紀日:古代曆法用以標註每天的干支組合。
    • 用於命理:八字學、風水學等將其作為分析基礎。

文化與哲學意涵

天干地支系統不僅是一種紀錄工具,更融入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思想:

  • 陰陽五行:天干地支完美體現陰陽與五行的互動。
  • 天人合一:古人通過天干地支理解宇宙規律,並將其應用於生活和農業。
  • 生命週期:甲象徵開始,癸象徵終結,隱含著生命週期的哲理。

總結

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,從自然觀察發展到哲學思考,成為記錄時間、分類事物和探索宇宙運行規律的重要工具。它不僅影響了東亞文化,也成為命理學和曆法的重要基石。

本文給您什麼啟發呢?可以找秉祐老師聊聊喔!
Facebook
Picture of 秉祐
秉祐

我是秉祐,是專業心理師,也精通命理與占卜。我的修行源自於二十多年前一次神聖的相遇,當年在獅頭山普獻法師的引薦下,幸與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互動,深刻體會到法師們慈悲和智慧。讓我在歸師地藏王菩薩後,啟發我的修行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