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來不是錢救人最多,是你說的那句話…佛陀早就說過!
「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」這句話,人人耳熟能詳,傳統上多指挽救肉體生命的偉大行善。但若從佛法智慧與心理學視角來看,真正的「救命」未必發生在手術台或災難現場,更可能是在你我身旁:救一顆快放棄的心、救一個陷入絕望的人、救一個迷失方向的靈魂。
「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」這句話,人人耳熟能詳,傳統上多指挽救肉體生命的偉大行善。但若從佛法智慧與心理學視角來看,真正的「救命」未必發生在手術台或災難現場,更可能是在你我身旁:救一顆快放棄的心、救一個陷入絕望的人、救一個迷失方向的靈魂。
《金剛經》中,佛陀問:「我有沒有得到最高的智慧?我有沒有說過什麼法?」這不是自我懷疑,而是邀請我們思考:真正的智慧,是否來自語言與成就?這篇文章帶你用生活角度理解「無得無說」的智慧,也從幾個具體場景中,感受什麼是「不用教,就能懂」的力量。
《金剛經》中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的教示,不僅蘊含禪修智慧,也啟發我們在日常生活與心理療癒中找到自由與平靜。
越想幫別人,心卻越累?佛陀說,那是因為你太在意自己有沒有「幫到」。真正的慈悲,是無聲陪伴,是在助人時也慢慢療癒自己。
為何菩薩能發出無邊大願?這背後並非神話,而是源自佛教對「無我」、「空性」、「一體觀」的深刻體悟。秉祐老師融合佛學與心理學視角,指出當一個人放下我執,體會空性,願力就能突破自我與資源的侷限。從觀音菩薩千手千眼到心理昇華機轉,我們探索慈悲與智慧如何結合,轉化成無盡的行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