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心之境

啟慧之扉

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、放下

最新文章

佛學經典

為什麼帥哥騙你、網紅坑你?《金剛經》的答案超意外

《金剛經》中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一偈,直指人們容易因外在色相與言語聲音而誤認佛的本質。這與現代心理學的「角色投射」與「認知偏誤」現象不謀而合。我們經常因某人外表好看、說話動聽,便高估其內在品質,反之亦然,這不僅影響人際判斷,更阻礙我們看見自己與他人的本質。本文透過佛法智慧與心理學理論交織,探討如何從日常中破除錯覺,培養清明的覺察與不住於相的眼光。

閱讀更多 »
佛學經典

為什麼你越幫他,他越不領情?揭秘無所度的智慧

《金剛經〈化無所化分〉》提出「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」,表面看似否定度化的行為,實則揭示了真正慈悲的本質:放下主客對立的執著。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切入,指出「無所度」不是冷漠或不作為,而是助人者心理界限成熟的展現。透過日常生活與助人關係中的例子,我們將看見這份不介入、不控制的慈悲,如何成為更有力量的陪伴。

閱讀更多 »
佛學經典

從自修到利他:為什麼「開口說法」讓你修得更快?

《金剛經》〈福智無比分〉云:「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、讀誦,為他人說」,其功德遠超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。表面上這是在讚嘆「說法」的功德,但更深一層,其實指出:「為他人說」不只是弘法,更是修行者從自修邁向自他共修的轉捩點。說法,是對自身修行的整理與深化,也是智慧與慈悲的雙向展現。

閱讀更多 »

課程資訊

學員回饋

課程剪影

即刻預約

公益線上諮詢

有時候,心裡的話沒地方說,
或者不知道該不該說出口。

公益線上諮詢,用溫柔的陪伴,
幫你找到呼吸的空間。

🔹 免費.保密.安心
🔹 專業心理命理師溫暖陪伴